UNIX 进程
系统调用
Unix 系统是由用户空间(userland)和内核组成。Unix 内核位于计算机硬件之上,是与硬件交互的中介。这些交互包括通过问卷系统进程读/写、在网络上发送数据、分配内存,以及通过扬声器播放音频。这些都是用户应用程序所不能涉及的,只能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。
系统调用
为内核和用户空间搭建了桥梁。规定了程序和计算机硬件直接所允许发生的一切交互。
进程是 Unix 系统的基石,所有的代码都是在进程中运行。
unix 中的进程创建是通过内核系统调用 fork() 实现的。当一个进程产生一个 fork 请求时,操作系统执行以下功能:
- 为新进程在进程表中分配一个空项
- 为子进程赋一个唯一的进程标识符
- 为一个父进程上下文的逻辑副本,不包括共享内存区
- 增加父进程拥有的所有文件的计数器,以表示有一个另外的进程现在也用户这些文件。
- 把子进程置为就绪态
- 向父进程返回子进程的进程号;对子进程返回0。
所有这些操作都在父进程的内核态下完成。
进程皆有标识
在系统中运行的所有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进程标识符,称为 pid。
pid 并不传达关于进程本身的任何信息,仅仅是一个数字标识
在 python 中查看当前进程 pid 可以使用 getpid()
方法。
在实际应用中,pid 可以加入都日志信息中,这样当多个进程向同一个文件写入日志的时候,就可以知道哪一行是由哪个进程写入的。
进程皆有父
系统中运行的每一个进程都有对应的父进程。每个进程都知道它父进程的标识符(ppid)。
在 python 中查看当前进程 pid 可以使用 getppid()
方法。
进程皆有文件描述符
在 Unix 中,一切都是文件。
无论何时在进程中打开一个资源,你都会获得一个文件描述符编号(file description number)。文件描述符并不会在无关进程之间共享,它只存在于其所属的进程之中。
输出:
进程打开所有资源都会获得一个用于标识的唯一数字。
打开多个资源所分配的文件描述符编号是尚未使用的最小的数值。
资源一旦关闭,对应的文件描述符编号就会释放又能继续使用了。
文件描述符只是用来跟踪打开的资源,已经关闭的资源是没有文件描述符的。
标准流
每个 Unix 进程都有三个打开的资源,它们是标准输入(STDIN)、标准输出(STDOUT)和标准错误(STDERR)。
- STDIN 提供了一种从键盘或管道中读取输入的通用方法
- STDOUT 和 STDERR 提供了一种向显示器、文件或打印机等输出写入内容的通用方法。
- STDIN、STDOUT、STDERR 也是文件
输出:
进程皆有资源限制
文件描述符代表已打开的资源,当资源没有被关闭的时候,文件描述符编号会一直递增,那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少个文件描述符呢?
可以使用getrlimit
找出限制:
输出:
|
|
可以看到输出的结果是一个元组,里边有两个元素,第一个元素是文件描述符的软限制,第二个是文件描述符的硬限制。
软限制
:软限制其实不算限制,因为每个进程都可以修改这个值。超出这个值后会抛出一个异常。
硬限制
: 硬限制只有超级用户才能修改,但是硬限制其实是一个无限大的数字,可以认为是没有限制。
getrlimit
还可以查询其它限制,比如:
RLIMIT_NPROC
用户可拥有的最大进程数RLIMIT_FSIZE
进程可创建的最大文件。如果进程试图超出这一限制时,核心会给其发送SIGXFSZ信号,默认情况下将终止进程的执行。
详细信息可以查看 Recource 文档
可以使用 setrlimit
来修改软限制:
输出:
硬限制
的大小不建议修改,因为它是不可逆的。
python 中如果超出了软限制,会抛出 OSError:
输出:
多数程序是不需要修改系统资源限制的,但对一些特殊工具,这是必须的步骤。
比如压测工具 httperf:如果我们使用命令 httperf —hog —server www —num-conn 5000 这样的命令,就需要 httperf 创建5000个并发连接,如果这里超出了软限制,就会抛出异常。
所以在压测之前httperf需要先调高软限制。
进程皆有退出码
当进程结束时,都会留下数字(0-255)退出码,操作系统根据退出码可以知道进程是否运行正常。
退出码0被认为是顺利结束,其他退出码表示出现了错误
python 使用 os.exit() 来退出进程
sys.exit()
会引发一个异常,如果异常没有被捕获,那么 python 解释器将会退出。如果有捕获此异常代码,那么代码继续执行。
当 exit 被调用时,在进程结束之前,python 会调用 atexit 所定义的语句。
进程皆可衍生
衍生是 Unix 编程中最强大的概念之一。fork 系统调用允许允许中的进程以编程的形式创建新的进程。这个新进程和原始进程一模一样。
进行衍生时,调用 fork 的进程被称为
父进程
,新创建的进程被称为子进程
。子进程从父进程处继承了其所占用内存中的所有内容,以及所有属于父进程的已打开的文件描述符。
- 子进程拥有自己唯一的 pid
- 子进程的ppid 就是调用 fork 的进程的 pid
- fork 调用时,子进程从父进程处继承了所有的文件描述符,也获得了父进程所有的文件描述符编号。这样,两个进程就可以共享打开的文件、套接字等。
- 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内存中所有的数据
- 子进程可以随意更改其内存内容的副本,而不会对父进程造成影响。
|
|
输出:
fork()
函数是 python 的内建函数,子进程拥有返回0,而父进程返回子进程的 ID。所以这段代码中,if 语句由子进程执行,而 else 语句由父进程执行。
考虑一个问题:
由于 fork 的时候创建了一个和父进程一模一样的子进程,它包含了父进程在内存中的一切内容。如果,父进程占用内存特别大怎么办呢?
Unix 采用的是写时复制(copy-on-write,CoW)的方法,所以 fork 的时候父进程和子进程是共享内存中数据的,直到它们中的一个需要对数据进程修改,才会进行内存复制,使得两个进程保持适当的隔离。
孤儿进程
当通过终端启动单个进程时,通常只有这个进程向 STDOUT 写入,从键盘获取输入或者侦听 Ctrl+C 已待退出。
但是,如果进程衍生出了子进程,当你按下 Ctrl+C 的时候,哪一个进程应该退出呢?是全部退出还是只有父进程退出?
执行代码,打印结果如下:
通过打印结果会发现,运行程序父进程结束后,立刻放回到终端命令提示符下,此时终端被子进程输出到 STDOUT 的内容重写了。
父进程结束后,子进程并不好退出,还是会继续运行。
这种操作适用于希望子进程异步的处理其他事务,而父进程按原计划运行的场景。
进程皆可待
如果想监控子进程的动向,应该怎么操作呢?
Python 提供了 os.wait()
方法。
|
|
输出如下:
这一次,所有输出都打印出来之后,控制才返回给终端。
那么,os.wait() 做了什么呢❓
os.wait() 是一个阻塞调用,该调用使得父进程一直等到它的子进程退出之后才继续执行。
这个方法会返回一个元组,包含 pid 和退出码。
僵尸进程
进程皆可获得信号
进程皆可通信
守护进程
参考链接
最后,感谢女朋友支持和包容,比❤️
想了解以下内容可以在公号输入相应关键字获取历史文章: 公号&小程序
| 设计模式
| 并发&协程
关注 | 赞赏 |
---|---|